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13日电(柴艺 徐占卿)代兵,预备党员,35岁,辽宁建昌人,现任国网奎屯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中心)配网抢修技术专责,先后获得“国网工匠”“新疆电网工匠”“国网新疆电力青年‘五四’奖章”并入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国网新疆电力高端人才储备库。2024年10月被国网新疆电力授予第三届“疆电楷模”荣誉称号。
2024年6月26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在新疆工程学院开展劳模工匠“四进”宣讲,代兵为莘莘学子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朱威 摄
参加工作以来,代兵被分配到配电运检工作岗位,从事配网带电作业工作。当时带他的师父是奎屯公司配网专业的业务尖兵,也是一线技术创新“带头人”。
“师傅就像架空线路‘手术师’一样,不仅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种带电作业任务,还能用一项项创新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在敬佩之余,代兵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树障清理、检修绝缘子、旁路检修作业是配网专业中常见的带电作业任务,安全风险较大,对作业环境、人员条件及采用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都有较高要求。为了更加安全高效地开展此类作业,代兵在工作中仔细观察琢磨,主动投身创新工作。
“以往用来清除树障的激光炮受作业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激光射程、速度和切割角度等方面存在限制,我们要继续加以改进。”2023年3月,代兵提出了用激光刀清障的思路,并尝试将带电作业机器人与高功率激光刀相结合,在光学结构、三维智能识别和多角度高清图像信息采集技术上开展攻关。
2023年4月27日,代兵(右一)在10千伏库联线配网作业带电检修现场开展工作。徐晨 摄
经过不断地调试、实验,最终,代兵带领创新团队实现了预期目标。作业时,绝缘斗臂车将带电作业机器人和激光刀抬升到被树障包围的配网架空线路附近,作业人员通过操控机器人定点发射激光束,实现高效切割。激光刀可以在3分钟内把直径10厘米的树干切断,且功率达到了1.5千瓦,相比传统的激光炮发射距离更近、速度更快、作业效率更高。
“我常常想,我们工作中最危险的环节要是都能由机器人来完成就好了。”代兵说,为了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代兵和创新团队成员奔走在一线作业现场和实验室之间,不断开展机器人的研究。在他们的努力下,2023年8月,带电作业机器人具备了验电、装拆接地线,检修、更换绝缘子等功能,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精进作业技能,代兵经常向师父虚心请教,在下班后通过各种方式自学,并报名参加各类竞赛,增加练习机会。他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各类技术规范和作业标准熟记于心。他的一摞笔记本上,小到带电工器具检测保养、大到带电更换柱上断路器等复杂作业的项目规范流程,内容记得密密麻麻。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代兵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
2023年5月10日,代兵为奎屯公司员工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专业知识培训。张莹莹 摄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个人融入集体,集结共同创新的力量,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配网专业发展。”代兵尽自己所能向身边的同事传授经验,还牵头组建了创新团队。他多次担任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配网带电资质认定培训师和竞赛教练,参与培训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近200名。
青年员工苗健源跟随代兵参加过多次创新活动。在创新攻关过程中,代兵会观察苗健源的具体操作,耐心提醒注意事项并手把手指导。从技术规范到细节处理,代兵都用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苗健源,使苗健源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成长为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跟着代兵学习,我的收获特别大,对创新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苗健源说。
代兵带领团队成员持续开展课题攻关,他们完成的创新成果获国际及国家专利授权4项,其中,“配网带电作业系列化智能装置”等4项创新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多项发明成果在电力系统内推广应用。代兵还和团队成员多次开展跨市调研,主持并参与编制配网制度规范、配网规划100余项。其中,编制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72项,有效支撑现场安全风险管控。
本文由:178直播篮球最新版手机版下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