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这份儿178体育直播童健康指南请查收→


  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在全国设置了2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布局14个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带动提升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患者跨省市流动。强化县级医院儿科能力提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加强联动,推动儿科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优质的儿童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目前,全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全国儿科医师数量增加到20.58万人,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74.4%。

  各地开展孕产期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强化危重新生儿转诊救治,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聚焦“小眼镜”、“小胖墩”、孤独症等儿童健康问题集中发力,推进防、筛、诊、治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国孕前检查率达到96.5%,产前筛查率达到91.3%,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都在90%以上。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年前相比下降了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23%,全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综合干预前的34.8%降至1.3%,先天梅毒报告例数大幅度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到1%以下,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贫血率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婴幼儿期的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发育受损,影响认知发展,也会影响儿童神经、消化、心血管、骨骼、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生长发育,危害儿童健康。

  “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这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辅食添加密切相关。婴儿刚出生的时体内有储备的铁,这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带来的,这些储备铁可以满足婴儿前6个月的生长发育需要,6个月之后,婴儿体内的铁储备耗尽,这个时候所需的铁需要从食物当中补充。母乳喂养只能为婴儿提供大约5%的铁需要量,还有95%的铁需要量要从其他食物中补充。”沈海屏提醒,孩子出生6个月以后,要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否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肉、肝脏以及动物血,把这些食物做成泥糊状给孩子进食,可以很好地补充铁,预防缺铁性贫血。预防缺铁性贫血,关键是要从6个月开始每天都要给宝宝补充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的辅食,要给宝宝每天增加肉类辅食。对于6-9个月的宝宝,每天添加辅食1-2次;对于9-12个月的婴儿,每天添加辅食2-3次;对于1-2岁的宝宝,我们鼓励每日和家庭成员共进3餐,其间可以有2次加餐。

  沈海屏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推动近视预防关口前移、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式,大力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

  重点推动近视预防关口前移。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聚焦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检查,在24月龄、36月龄和4、5、6岁时开展屈光筛查,检查儿童的“远视储备量”。

  “孩子刚出生时,眼球很小,眼轴很短,这时双眼处于生理性的远视状态,具有一定的远视度数,称之为‘远视储备量’,如果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孩子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孩子就容易近视。”沈海屏强调,在6岁之内要去检查孩子的远视储备量,防止远视储备量过快过早消耗。如果检测出孩子的远视储备量不足,家长需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做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

  沈海屏表示,经过不懈努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5.1%,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6岁儿童近视率分别是51.9%、12.7%,与201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7和1.8个百分点,呈现向好改善态势。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聚焦推动防控关口前移,重点抓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落实,抓早抓小,加强科普宣传,全力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

  “在北京儿童医院,我们有一个门诊病人是非常多的,就是生长发育门诊。对于孩子身高,希望大家一定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70%是遗传因素,30%是后天因素。”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说。

  “该用的才能用,不该用的千万不要用,为什么?因为生长激素用不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很多不良的后果。比如,用得不好,形成骨骺过早闭合,性早熟,反而更长不了个儿了,还会带来其他生长发育问题。”倪鑫说。

  倪鑫建议,希望家长在30%的后天因素里面共同去努力,从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环境下手。首先,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要把营养保障好;二是保证运动,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尤其是跑步、引体向上;第三,保障充分的睡眠,睡眠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影响儿童身高,睡眠尤为重要;最后是孩子整体生长的环境,包括孩子自身、家庭到学校,到全社会,对于他的生长环境应给予高度关注,让孩子每天都能以一个愉快的心情去生活学习。

  孩子身体不好,容易发烧感冒,中医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体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表示,平均两个月一次的发烧感冒,这其实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如果一个月或两周感冒一次,那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孩子要提高关注,及时查明原因,并且及时干预。

  首先,不要过度喂养。评估一个孩子吃得够不够,关键是看他生长发育的指标,他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饱满。吃得过饱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脾胃,脾胃一旦损伤,就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能力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次,要尽量避免过度治疗。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一发烧就赶紧给退烧药,喉咙一痛就赶紧给消炎药、抗生素,一感冒,鼻塞流鼻涕就给各种感冒药,还有一些家庭里常备各种各样的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这其实都是用药误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比如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或者过用抗生素,都会损伤孩子的阳气,导致抵抗力下降,疾病更加容易发生。

  再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的免疫力是需要得到逐渐的锻炼才能变得强大。我们人体当中,皮肤、口腔黏膜、肠道都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细菌库。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对环境和皮肤进行过度消毒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杨京华建议孩子不要吃得太饱,伤脾胃;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来损伤孩子的阳气;建议加强运动锻练体魄;可以采用中医的推拿捏脊等治疗来调理孩子的体质。

  进入夏季,天气温度升高,蚊蝇滋生多,细菌病毒容易传播。倪鑫介绍,从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来看,现在呼吸道感染排序前三的仍然是流感、支原体、腺病毒,另外还有百日咳、水痘、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

  如何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倪鑫表示,环境层面,呼吸道感染比较多见的时候,应尽量让孩子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公共环境、家庭环境也要经常开窗通风;饮食卫生层面,要注意手卫生和食品卫生,不给孩子吃在冰箱里存放很久的食物,少给孩子吃生冷食物,注意营养搭配。

  “一旦孩子身体出现了不适,要做好居家护理,如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儿童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有时候在39-40℃之间容易出现发热引起的惊厥,所以当体温超过38.5℃时或有惊厥史的孩子,要及时给予退烧药物治疗。孩子的呕吐物要做好消毒处理,不要随便扔,防止疾病传播。”倪鑫说,更为重要的是,在家庭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的病情快速进展,甚至意识淡漠、出现高热惊厥,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由:178直播篮球最新版手机版下载提供
178体育直播5163银河手机版
上一篇 2024年09月03日
178体育直播甚是欣慰 浙江“六一”儿童节专项食品抽检百分百
下一篇 2024年09月0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