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生家长顺利报考,学在港澳根据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整理了港中大(深圳)2025年综评报考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2025年最新招生简章为准。
⏰报名时间: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5月8日17:00(2025年请以实际报名时间为准)
招生条件:1、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含往届生);
2、由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教育考试院颁发的成绩单原件扫描件、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截图、盖有中学或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扫描件(3项材料任1即可,此项适用于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江苏);
2️⃣高中成绩单:包含高一高二年级4次期末考试成绩、高三年级2次以上校级/市级/省级统一考试成绩,包括各科得分、总分、年级排名及年级人数等,须加盖中学或教务处公章;
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港中大(深圳)采用大类招生,大一结束后再选专业,招生专业有经济管理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
综合评价成绩测算方式: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
需要注意的是,港中大(深圳)对综合评价考生没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而普通高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须达到120分及以上!
1.1万余人,入围人数5261人,最终录取1054人,平均报录比24:1,竞争激烈。近年来,港中大(深圳)综合评价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25年仍有可能继续扩招,我们拭目以待!
港中大(深圳)往年综合评价录取分数线未公布,为方便考生家长参考,学在港澳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
答:大学面向全球招聘,通过严谨的筛检程序选拔最优秀的人才,重点引进跨学科和新兴交叉领域杰出人才。
诺贝尔奖得主5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等40余名,其中全职院士14名,国家级特聘专家90余名,IEEE会士40余名。同时,港中大(深圳)拥有省市级科研团队9个,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70%以上的教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港中大(深圳)教师团队是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和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生将获颁什么毕业证及学位证?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其中,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理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毕业证书,同时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学士学位。4.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目前在校生情况怎样?
本科生6,600余人、硕士及博士生3,400余人。大学已培养了六届本科毕业生,八届硕士毕业生,四届博士毕业生。5.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哪些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何时公布?
答:港中大(深圳)2024年在内地21个省(市)投放招生计划,分别为: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陕西
)综合评价招生:学校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和福建六省市,开展综合评价/三位一体选拔录取工作。录取按高考成绩(60%)、港中大(深圳)组织的校测成绩(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并在以上六省市实行“双轨制”录取,即普通本科提前批+综合评价并行的招生录取模式。(3)音乐类
招生:2024年音乐学院在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福建省招收音乐类本科生。(4)联招考试招生: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合评价录取是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招生机制,具体就是按一定比例参考高考成绩(60%)、港中大(深圳)组织的入学测试成绩(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进行综合评估考查的招生方式,简称“631”模式
8.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合评价录取考试的选拔流程和考试安排是怎么样的?
答:测试方式为线月中旬)和线月中旬),其中线下集中机考将在综合评价省份的多个城市设考点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及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结合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着重发展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以研究型大学为导向规划学科发展。
1.经济管理试验班:大一结束时学生可在经管学院的所有专业内选定主修专业;
音乐学院在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福建省招收音乐类本科生。
同一学院内专业选择基本不设限制(部分专业方向按实际情况或有人数限定,例如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方向)。如果大二以后转专业的话,则要根据教务处的具体规定申请转专业或学院。
12.报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有什么注意事项?会影响之后批次学校的录取吗?
答:为增大被港中大(深圳)录取的概率,若提前批次志愿为单志愿,可直接填报港中大(深圳);若提前批次志愿为顺序志愿建议将港中大(深圳)放在第一志愿
答:2025年及之后入学的本科生学费是14万人民币/学年,住宿费是2400人民币/学年。
答:自2014年建校以来,港中大(深圳)收到了各地企业家的慷慨捐赠,设立了各类新生入学奖助学金,兼得额度最高可达每年14万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目前的生源质量非常优秀,生源水平稳定在全国前列,本科分数线一直处于高位
1054人,港澳台23人,以及艺术类93人,多个省份的录取位次再创新高,再创佳绩。2024年在广东省提前批录取的院校专业组普通类(物理)录取最低分666分(最低位次902名),普通类(历史)录取最低分634分(最低位次410名)。
除了广东省之外,在绝大多数省市的理科/物理类的最高录取分排位稳居各省市考生前0.55%以内,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2000名,最低录取分位列各省市考生前2%以内。文科/历史类在绝大多数省市的最高录取分排位稳居各省市考生前0.25%以内,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700名,最低录取分位列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
16.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置了哪些特殊的人才培养计划?这些计划通过哪些方式选拔学生?在培养模式上与其他学生有哪些区别?
答:为推动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文化底蕴的领袖型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面向内地本科招生省份招收“诺贝尔班”学生。培养特色:
(2)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案—将根据“诺贝尔班”学生的专业学习匹配因材施教的学习方案。
,目前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以及第七书院。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独特育人体系,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不同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培育学生宽容的视野。
书院注重全人发展,书院活动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也让师生关系重回到了本真状态。在书院中,师生共同生活,书院鼓励老师与学生多做交流互相学习,并举办形式和内容多样的集体活动来授予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和礼仪等软技能。
书院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挖掘个人成长的潜力。例如,书院会不定期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社会领袖、行业杰出人士及大学教授、书院院长或老师,与学生在研讨会、周会、讲座及茶聚等活动中交流,分享其真知灼见和个人经历,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书院也会举办高桌晚宴、中秋晚会、圣诞围唱、手工坊和高尔夫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式的关怀。
答:每个全日制学生均隶属于某一所书院,在学习期间均生活居住在书院,每一书院均有各自的章程与书院文化。
。每层楼均设有公共洗手间、公共淋浴室。每幢楼设有公共厨房(配有冰箱、电磁炉及微波炉、桌椅等)、自助式洗衣机、烘干机及楼顶晾晒间供学生使用。除了生活相关的施设,每个书院内还设有各种功能房(如画室、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音乐房、舞蹈室、自习室、研讨室、阅读室、社团室、康乐设施房等),以满足同学拓展课外兴趣、展开课内外的讨论、组织社团活动、进行小组或自主学习等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院每幢楼有一位舍监,约每50名同学配有一名宿舍导师(各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或大学各部门的在职行政人员)。舍监、住宿导师和书院院长都住在书院里,和学生一起生活。
答:截止2024年4月,港中大(深圳)已与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开展形式丰富的合作项目达250个。项目类型多样,包括本硕或本博连读项目、三方联合培养、境外交换/交流、国际暑期项目等。
自2014年建校以来,港中大(深圳)已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自疫情结束以来,港中大(深圳)的新增合作伙伴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瑞典哥德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日本神户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法国SKEMA商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美国美利坚大学、阿根廷托尔夸托迪特利亚大学等。值得一提的是,港中大(深圳)首次将国际合作网络拓展至葡萄牙、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三国。
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学习国际化课程之外尚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本科一年级可自选导师进行项目研究,导师一对一为本科生进行科研指导。研究项目涉及理工、经管、人文等不同领域,本科生在二年级可以申请本科生助教计划,亦可申请本科生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研究资助计划(UndergraduateResearchAwards)是专门为本科生设立,以培育本科生探索未知、开展研究兴趣和能力的资助计划。通过递交申请,URA委员会将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学业表现、研究计划书、导师推荐等因素,选拔出最优秀的候选者。成功通过项目审批的申请人将获大学的经费资助,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近700位来自各学院的同学在URA的支持下开展研究工作。本科生助教计划(UndergraduateStudentTeachingFellows)旨在为本科生创造教学实践的机会。申请者经USTF委员会审核并完成相关培训后,可以在USTF委员会的监督下担任所选择课程的助教。课程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概论、编程方法论、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室、数据分析入门、微积分I和II、物理实验室、概率统计I和II等。
答:本专业培养具备专业医疗知识与临床技能、兼具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世界一流医学创新人才。毕业生具备终身追求专业能力发展的职业态度,全面且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高水平的临床技能、科研技能、沟通能力以及高尚的医德人文修养。
答:香港特区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就业签证(IANG)的受众范围现已从香港校园的毕业生扩大到香港高校在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无名额限制,首次签注的逗留期限为24个月。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申请在港就业签证
本文由:178直播篮球最新版手机版下载提供